不少人都该听过,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,它的创始人曾是一名青楼女子?1900年,董竹君出生于上海,原名毛媛,父亲拉黄包车,母亲是洗碗工。一家人蜗居在,洋泾浜低矮的平房里,家境十分贫困,弟弟和妹妹因为营养不良,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。董竹君第一张照片,拍摄于青楼面对,董竹君始终坚强,可13岁那年,父亲病重,家中积蓄耗光,所有收入中断,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雪上加霜。最后父母不得不将其送进青楼卖唱,说好了,只卖艺不卖身,为期三年,以此换回来300大洋。董竹君面若娇花,天生一副好嗓子,很快就成了老鸨手中的摇钱树。可青楼毕竟是风月场所,要想洁身自好谈何容易?待身体发育后,来客打量她的眼神也变了,这让董竹君感到惶惶不安。就在这个时候,模样标志的董竹君,遇到了改变她命运轨迹的男人,辛亥的英雄夏之时。夏之时出身于四川大户人家,早年留学日本东斌学校步兵科,1905年加入同盟会,辛亥爆发后,他率部在成都龙泉驿起义,成立蜀军。24岁,便担任了副都督兼蜀军总司令。当时他到上海办事,为避人耳目,经常出入青楼会谈,一来二去认识了董竹君,一方是清丽的少女,一方是雄姿英发的司令,眉目传情间,情愫暗生,多年后董竹君也回忆道:“我对镜自照,暗自欢喜,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。”恰巧一天夜里,董竹君从老鸨屋外过,听到老鸨正与人商量,要靠何种手段自己卖身。见到夏之时,她抱着他失声痛哭。夏之时清楚了她的处境,决定想办法凑钱为她赎身。董竹君便问:“你是待我吗?如果是,我就跟你走。”夏之时给了肯定的答复,她揩去眼角的眼泪说:“既然这样,我也不要你替我赎身,我只要你答应我三件事。”说着,她与夏之时约法三章:第一,绝不做小老婆。第二,要带她去日本读书。第三,成家之后,男主外女主内。她之所以不要,夏之时替自己赎身,是不想成为附属品,“我又不是物件,万一哪天你不高兴了,就说我是你花钱买的,1.76传奇私服那我可受不了。”在她看来,若是对方出钱,自己便毫无,她要在他面前以人的姿态活着,要有自己应有的地位,更需要的灵魂和良好的。面对这三个条件,夏之时都答应了。于是一天夜里,趁着喝酒玩牌,董竹君灌醉了,将一身绫罗绸缎、新开传奇网址各种金银首饰全部丢在妓院,一身素洁的衣服从那里逃了出去。1914年春末,15岁的董竹君,和27岁的夏之时在松田洋行举行婚礼。凭借过人胆力,董竹君从青楼女子,一跃成为了督军夫人。刚结婚在日本的日子,应该是董竹君和夏之时一起走过的时光中,最为甜蜜和烂漫的。那时候,两个人对望一眼,什么都不说,也是满心欢喜。然而,好的时光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走。好景不长。随着夏之时的不顺,他变得意志消沉,脾气暴躁,于赌博,吸。曾经那个昂扬、风度翩翩的热血英雄,永远成了董竹君心中的一抹回忆。面对无数次和家暴之后,董竹君不再隐忍。两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。忍无可忍之下,董竹君提出了离婚,夏之时竟然笑着跟她说:“我们来个君子协定,暂不离婚,分居五年,在这五年里,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,我夏之时的手掌心给你煎鱼吃。”1934年,夏之时来到上海赴约,见面第一句话就是:“五年到了,事业有什么成就?若是不行,还是跟我回去吧。”可董竹君要离婚。从青楼女子到督军夫人,又离婚。这在当时无疑是最惹眼的,各家争相报道。董竹君的事迹早已传遍大街小巷。很多人敬佩她的勇气,也同情她的处境。四川人李崇高一次到上海买办军务,慕名拜访了董竹君,并借给她两千块钱。董竹君以此为资本,创办了锦江饭店的前身:锦江小餐。从此,董竹君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逆转。随着餐馆名气增大,上海大亨黄金荣、杜月笙,以及不少官员都前来尝鲜,连带着把整条街的生意都带动了。正是在那个时期,董竹君积累了大量的人脉。尤其是杜月笙,非常赏识董竹君,觉得店面太小,索性出了笔钱,让“锦江小餐”的房东搬走,腾出更多的房屋来扩充店面。当时董竹君还将为地下党提供不少便利不久之后,菜馆能容纳三百多人,随即改名“锦江川菜馆”。有了贵人相助,董竹君趁热打铁,又于1936年1月28日,在上海复兴公园附近开“锦江茶室”。她鼓励女性像自己一样,不要做男人附属物,要寻找自己的人生,专聘有想法的女性服务员,帮助她们从经济上取得。为促进女性,她还办,替所有的女性发声。这大半生,她虽忙于事业,却也没有忽视对女儿的培养。在她的影响下,四个女儿个个出彩,长女夏国琼、二女夏国琇,到美国学习钢琴和声乐,三女夏国瑛在纽约学习电影技术,回国后创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,小女夏国璋从大学毕业之后,也到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。1950年初,上海市决定设立一个,接待中央、高级干部的,安全高级的食宿场所。董竹君接受任务,将锦江两店合并,更名为“锦江饭店”,店徽仍为竹叶。后将时价15万美金的锦江饭店,无偿奉献给了国家,并交出了自己住宅。迄今为止,它已经接待了,近100多个国家的,300多名国家元首和首脑。97岁高龄的董竹君接受采访时,曾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我这一生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,只是对爱有点遗憾。”这份遗憾,不是不愿为谁低头,是因为必须保持人格的。